汉唐中医针法
马学亮,汉唐中医针法创始人,曾任铁路十八局职工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,2008年跟师倪海厦老师临床进修。
施针的建议与禁忌
1.阴雨天及大变天气不宜施针,尤其是打雪。
2.孕妇及经期不宜施针(除特定经期针)。
3.留针时间以症状减轻或者减少为依据同时脉象超于平稳。
4.治疗时要在患者较为舒服的状态下,行针者一定要心态平和,不急不躁。
一,中风偏瘫(足外翻)
第一针:商丘穴向上斜刺。
第二针:照海穴与太溪穴连线骨缝凹陷处透向昆仑穴。
针具:0.35*50针留针40分钟。扎针患侧。
图片
二,中风偏瘫(手指打不开,握拳无力)
三间穴透后溪穴,患手扎针。手指打不开的往手指捻转快速提插,握拳无力的往腕方向捻转提插要快速。扎针有效,不留针。关键在快速提插捻转。
三,乳腺增生(结节)
第一针:手无名指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横纹中间向手心方向平刺。
第二针:靠小指侧与第一针旁开平刺。
第三针:靠大指侧与第一针旁开平刺。
第四针:中指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横纹中间向手心方向平刺。
第五针:靠小指侧与第四针旁开平刺。
第六针:靠大指侧与第四针旁开平刺。
第七针: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中点两筋之间直剌快速提插捻转。
针具:0.35*50,留针半个小时。扎患侧,也可以双侧扎针,扎七天休息两天。可患侧扎两天健侧扎一天。
图片
图片
四,糖尿病
第一针:复溜穴75度角刹向上扎针。
第二针:三阴交直刺。
第三针:地机穴直刺。
第四针:阴陵泉直刺。
第五针:内关穴直刺。以上穴位双侧扎针。
第六针:中脘穴梅花刺共五针(中脘,上脘,下脘,中脘两边各旁开二寸)。
针具:0.35*50针,留针半个小时。10天一个疗程,扎十天休息三天。,没吃药的七天一个疗程。
一针降血糖的针法:腕横纹与肘横纹中点处,用0.4*50针向肘方向斜刺,必须十分钟行针一次,针感到肩部。
糖尿病秘方:陈一年以上的肉桂打粉,每天早上空腹吃3至5克连服三个月,必须是陈的,当年的性烈。
五,富贵包
局部八卦中间一针共九针。
针具:根据实际情况用针,留针45分钟。
图片
六,便秘
取穴:(董氏奇穴)其门穴,其角穴,其正穴,扎双侧,贴挠骨外侧平刺。腕横纹贴挠骨上两寸为第一针,往上平刺,再上二寸为第二针,再上二寸为第三针。
针具:0.35*40,留针时间半个小时。
图片
当归头泡水喝治便秘
当归尾泡水喝治便溏拉稀。
图片
七,鼻炎
第一针:脸泉穴透向鼻翼,双侧扎针。强刺激有酸胀感,0.35*50针
第二针:水沟穴,斜向上平刺。0.25*25的针。
留针时间半个小时。
图片
八,(象数疗法)眼干·眼涩有时还痛,把700-200写在胶布上,分别贴在眼袋上五分钟有效。
九,拳中指缝结合处边上两边都有小高骨,你用手扣一扣鼻子感觉酸,对鼻炎有作用。
十,高血压
第一针:涌泉穴
第二针:涌泉穴向下一寸
第三针:第二针的向下一寸。
针具:0.35*40的针,留针半个小时。都是直刺进针一寸,可扎双侧。也可以配上内关穴。最多扎三天。
不用扎针的方法:一味中药打粉,高藤五十克打粉,装小包带肚脐上。
十一,帕金森
脐八卦
第一针:巽位
第二针:震位
第三针:艮位
针具:0.25*25,留针时间,男性半个小时,女性25分钟。七天一个疗程。
十二,狐臭
第一针:肩髃穴透向极泉穴,0.35*75针,快速捻转提插,手臂搭在医者肩膀身上,凹陷出来,肩骨缝隙才能出来。不留针,扎患侧。
图片
图片
十三,痛风
第一针:双侧内关穴直刺
第二针:双侧血海90度直刺
第三针:双侧足三里直刺
第四针:双侧太溪穴直剌
针具:0.35*50,留针时间45分钟。
女,先扎右手,从太溪穴往上扎,然后左手从上往下扎。
男的先扎左手从上往下,右手从下往上扎。循环扎。七天一个疗程休息两天再一个疗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